无障碍系统 关怀版

龙华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更新时间:2021-03-11 15:07   来源:区政府办  作者: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各临时机构:

《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202136        

(此件主动公开)



——2021年3月2日在海口市龙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七次会议上

中共海口市龙华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  邓立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华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力应对“三个大考”[1] ,交出了优异的“三张答卷”。

(一)抓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2],全区动员、高效防疫,21天实现无新增本土病例,率先列入低风险区,“五个一”社区防控工作模式受央视点赞,玉沙社区网格员黄柳媛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3],积极落实省市复工复产系列政策,经济社会运行逐月向好,顺利完成全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9.8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市增速名列第一;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155.13亿元、27.8亿元,增长2.64%和1.6%,在四个区中增速第一;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2.6%、7.9%。

(二)抢抓建设机遇,自贸港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服务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深免观澜湖免税城建成开业,龙华离岛免税业务实现零的突破。夜间经济蓬勃发展,龙华入选全国夜间出行最旺盛的十个城市中心区。文旅消费增量提质,海口湾成为海口最美城市客厅,骑楼老街、钟楼光影秀火爆全城,中共琼崖一大会址获评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经典案例,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吸引央视等多家重量级媒体持续关注报道。全年吸引旅游人次609.05万、实现收入74.49亿元,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47.26亿元、增长1.2%,占全市的29.6%。金融产业集聚壮大,新引进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296家,首个QFLP[4]外资私募基金公司成功落户,实现增加值99.33亿元,占全市44.24%、占全省24.96%;实现税收28.28亿元,占全区税收的17.9%。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自贸港网红孵化示范基地挂牌运营,全国首架共享专机入驻开了龙华涉空业务先河,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一批头部企业和网络平台密集入驻,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260%、120%。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名列前茅,成功引入特斯拉等一批优质企业,全年签约合同金额52.7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93亿美元,分别完成目标的240%、129%;新增外资企业249家、同比增长219%;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7家,完成任务的149.23%。

(三)强化平台赋能,园区经济带动效应明显。复兴城产业园跻身自贸港重点园区,全国前20强互联网企业中有13家企业落户,获评全省重点园区信息产业类第一名,成为全省互联网龙头企业、网红经济类企业最集聚的园区,全年新增注册企业2318家、同比增长521.45%;企业营收530亿元、增长330.9%,税收30.49亿元、增长116%。观澜湖5A级旅游景区申报进入省级初评,老北京街项目建成开业,海南大学观澜湖校区、省医院观澜湖分院等正式落户,一批新兴文旅项目洽谈落地,实现营收64.18亿元、税收5.63亿元。文化产业园聚集效应凸显,10余部影视大片顺利开拍,全年新增知名影视工作室和企业302家,实现营收64.29亿元、税收约10亿元。

(四)优化过程管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强化机制保障,严格落实“五个一”目标责任制[5]“一线工作法”,在全市率先开发应用红、黄、绿“三色”管理服务平台[6],实现项目全流程智能监管、全天候保障、扁平化服务。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快闲置地开发,21个征地拆迁项目如期完成,国兴中学南门规划路实现“30年难题、30天开工、3个月通行”,快速推动“五色土”酒店项目等多宗长期闲置土地复工建设。在土地空间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93亿元,同比增长5.6%。

(五)着力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制度集成创新见成效,国贸大院创新“三无小区”[7]治理经验被省自贸港官网专栏发布,区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等3家单位智能化建设工作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优秀创新案例。率先在全市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8]、率先在全省推出“主题一件事”服务,推广容缺后补等优化事项237个,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在全省各县(区)考核中排名第一。推广“不见面”和“家门口”服务,实现255个事项不见面审批,47个事项下放镇街。便企服务“阵地”前移,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延伸到滨海国际等产业聚集区。完成“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出首问责任、限期结办、定期回访等系列服务机制,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新增市场主体4.6万家、增长49%,占全市的43%,我区入选2020年胡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

(六)深化生态治理,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中央环保督察及省生态环保督察交办件全部办结。严格落实河长制、湾长制,新坡镇域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营,丁村污水处理厂项目加快实施,48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面推进,滨濂沟、金牛湖调蓄池等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投入使用,城镇内河水体水质显著改善。52家“散乱污”企业[9]整治完成率100%,75个区管重点在建项目扬尘治理达标99%,PM2.5浓度下降17.6%。强力推进“两违”[10]专项整治,实现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存量清零,拆违、控违工作在全市名列第一。全面“禁塑”[11]、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改厕任务100%完成,自我加压新建和巩固提升文明生态村9个,新坡镇仁台村、仁里村分别获评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区面貌,改造小街小巷221条,32个老旧小区微改造基本完工,将侨中里高架桥下原来“脏、乱、差”提升改造为颇具商业活力的城市小景观“侨中里24小时文化街区”。

(七)践行为民宗旨,民生福祉不断改善。民生支出23.8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4%。脱贫攻坚收官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在全市率先完成学前教育“两个比例”[12]提升工作,多渠道增办公办幼儿园38所,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占比提升至84.31%,公办园学位占比由年初的13.2%提升至53%。新建和完善社区儿童之家27个。建成区级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升级完善4家农村敬老院。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新改建卫生院(室)45个。“区一中心两馆”[13]建成开馆,免费向群众开放。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建成沙坡、大样常年蔬菜基地,完成常年蔬菜基地扩建和生猪养殖出栏任务,全年“菜篮子”价格平稳。平安龙华建设成效显著。提前超额完成首轮禁毒三年大会战目标任务,在全省禁毒工作综合考评中实现“三连冠”。圆满完成扫黑除恶三年收官任务,连续6年命案全破,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由“大调解”“大信访”到“大联动”,区、镇(街)、村(居)三级治理联动模式加快完善,全区进京非访零人次。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计划,全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八)抓好自身建设,政府效能明显提升。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府自身建设从严从实。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19件,答复率100%、满意率99%。持续转变作风,推行视频会议常态化,发文同比减少46%,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严谨高效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严格执行“过紧日子”要求,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同比压减12.2%、7.5%。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强化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等方面监管。将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好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

与此同时,军民融合、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等工作扎实推进,统计、保密、档案、史志、科协、工商联、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2020 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把握自贸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实干担当、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三大攻坚战”[14]取得决定性成果,民生事业增进改善,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提效,助力自贸港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经过5年奋斗,经济结构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6.8%,年均增速8%,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全省2.1个百分点;全口径公共预算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6.85%、11.3%,快于年均增长目标3.15百分点、8.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7:8.8:89.5,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1.7个百分点,占全市38.5%、占全省16.6%。投资结构优化明显,房地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占GDP、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5.2%、9.49%。

经过5年奋斗,营商环境优化释放发展潜能。持续深化“放管服”[15]改革,率先全市成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首先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率先打造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助区,创新推出“秒批和秒送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建立大走访和重点项目企业对接服务等工作机制,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3万家,增长290%,占全市的41%。

经过5年奋斗,城乡人居环境有了大幅改善。东西湖、大同沟等10个水体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投入2.93亿元建设4个镇域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1个,实现覆盖率24.44%。以推动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群众举报件整改工作为契机,形成以“四个最严”[16]为核心的环保问题常态化整治机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8.6%以上,PM2.5同比下降3微克/立方米。“双创”工作连续三年综合排名全市第一,为海口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贡献了龙华力量。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禁塑”、垃圾分类工作进展明显。实施棚改项目6个,惠及群众约2.4万户。顺利完成龙昆南延长线改造和羊山大道景观改造,建成城乡道路216条458.59公里,完成升级改造农贸市场12家、 主城区小街小巷415 条。海口湾畅通工程龙华段11.99公里贯通升级,成为市民游客休闲网红打卡地。

经过5年奋斗,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全区财政收入的87%以上用于改善民生,累计支出109.8 亿元,是“十二五”的近2倍。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两不愁三保障四不摘”[17]等各项帮扶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区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4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户年度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780元提升到2020年的16586元。百姓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速,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超预期。城镇新增就业约5.5万人,完成任务的102.2%。投入社会救助资金4.2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8万人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饭堂实现城乡全覆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改扩建学校8所,增加学位1.2万个,全部消除“超大班额”[18],教学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增加公办学前教育学位1.2万个,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力化解。

经过5年奋斗,政府治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城市运行联动保障中心,打造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融合推进的“龙华模式”。“平安龙华”建设持续推进,2017年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禁毒工作绩效考评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城西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法治建设成效显著,荣获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获评海口市法治政府建设综合考核优秀单位。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历程充满挑战,成绩取得殊为不易。这是在区委的带领下,全区人民同心协力、拼搏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琼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发展受土地等资源要素约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振兴工作存在不少短板;干部能力与自贸港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五年,也是龙华打造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关键五年。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12号文件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制定了《海口市龙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纲要(草案)》围绕“十四五”主要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突出抓好八个方面。

(一)坚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大力构建以数字经济、金融、现代物流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推动第三产业增加值达916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91%以上。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计划,打造全省数字经济高地。实施金融贸易倍增计划,努力实现金融业增加值翻一番。积极推进总部经济,引进、培育和发展至少100家总部企业,培育至少20座税收超亿元楼宇。

(二)坚持服务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做强“大旅游”产业

全力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城区,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实施消费倍增计划,争取新增2家以上大型免税店,力争本岛居民日用消费品免税店覆盖全区大型商超。推动“智慧商圈”建设,升级国贸、解放西等商圈消费业态。实施旅文产业倍增计划,引进一批亲子型、运动型、时尚型等优质项目入驻,承办一批国际国内一流赛事活动,擦亮特色旅游品牌,打造全省一流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确保2025年旅文产业增加值达到百亿级。

(三)坚持服务壮大园区,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着力发展互联网、电商直播、区块链等重点产业,将复兴城园区打造成为自贸港重点园区标杆,确保2025年实现营收超千亿、税收超五十亿。做大做强海口文化产业园,重点发展演艺、文创等产业,着力打造影视产业聚集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2025年产值和税收翻一番。建设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园,吸引一批本土平台型企业集聚发展,将其打造成为龙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全力推动辖区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支持“小散弱”制造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实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每万人口专利拥有量超过17件,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

(四)坚持制度集成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计划,保持政务服务水平全省领先地位。着力将新的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为全省功能最齐全、办事最高效、环境最温馨、群众最满意的政务大厅,积极争取省市政务服务试点事项,实现在龙华“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全面推广“极简审批”[19],探索在重点园区推行“特别极简审批”。探索“多规合一”[20]下的“零审批”。在主要产业园区、重点楼宇等重点区域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平台。深化“双随机、一公开”[21]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对新兴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营商环境服务专员、企业走访等制度,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多元主体评价反馈、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和成果应用等机制。

(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防止返贫及新增贫困人口。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实现全区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着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结合国土空间等规划,抓好镇村土地连片开发。积极打造龙华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动乡村产业向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推动“五网”[22]基础设施向农村边远地区延伸,提升农村地区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鼓励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优质社会资本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六)坚持提升核心区品质,提高服务辐射能级

助力全市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城市治理标杆。实施城区有机更新,稳步实施一批棚改项目,改造提升金牛岭公园等城市景观,补齐城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弱项。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稳步实施一批城市微更新项目,抓好重点路段、海岸带、河流两侧等周边景观提升。构筑安全预防体系,同步抓好扫黑除恶、禁毒大会战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四位一体”[23]新机制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保持一流生态环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全域绿色发展引领全省,强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龙华担当。持续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24]。强化颗粒物、臭氧、噪音协同治理,持续推进大气污染精准减排,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8%以上,PM2.5浓度低于12微克/立方米。落实河长制湾长制,加强河流和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实现城乡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地表水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标准。全面实施林长制,森林覆盖率维持在39%以上。严格落实禁塑各项目标任务,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弘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渠道多方式扩大就业,力争2025年人均GDP迈入高收入行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78万元,年均增长10%。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教育质量大提升计划,加快国际国内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实现全区幼儿毛入园率、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均达100%,努力将教育打造成为龙华的一张靓丽名片。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全面推进健康龙华建设,加大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打造“15分钟城市健康服务圈、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深入实施全民健康战略文体惠民工程,打造一批文艺精品项目,丰富人民群众文体生活。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投入,保持妇女儿童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关键之年,也是龙华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重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关于龙华经济社会发展“五个着力”[25]工作要求,全力打造海口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今年龙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左右、11%左右。

今年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21项工作:

(一)充分发挥自贸港政策效益,加快创建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放大自贸港政策效能。紧盯自贸港政策阶段性安排,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用足用好“邮寄送达”等系列免税购物便利化措施,服务保障观澜湖免税城提高销售业绩。全力争取本岛居民日用消费品免税专卖店或专柜在我区多点位分梯度布局,打造龙华免税消费集聚区。加快发展跨境仓储、物流配送等国际贸易业务,引导现有物流园区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用好“零关税”政策,支持辖区企业大力拓展离岸国际贸易、飞机融资租赁等新兴业务。抢抓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重大契机,线上线下多点融合举办多种形式的推介会、展销会,探索推广快闪店消费模式。落实自贸港投资新政三年行动,抓好招商引资及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工作,以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更多自贸港“首单”“首创”落地龙华,超额完成五项考核指标,努力实现新增注册企业增长超150%。

2.加快重点功能平台建设。做大做强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着力发展互联网、电商直播、区块链等重点产业,争取一批优质平台型龙头企业入驻,力争年底实现营收600亿、税收35亿。积极推进观澜湖产业园升级,支持恐龙世界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子竞技、游戏动漫等文体业态,积极承办青少年击剑等国际国内一流赛事活动,力争全年新增投资14.5亿元、营收20亿元。发展壮大海口文化产业园,争取一批知名编剧、导演、演员设立工作室,进一步强化拍摄服务、经纪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等功能。加快打造龙华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启龙华主动建立产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全力扶持和培育本土企业,打造更多海南自己的“小龙头”“单项冠军”“小巨人”,力争全年新注册企业150家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丰富功能性楼宇平台,推出一批主题商务楼宇,着力构建龙华高品质楼宇经济生态圈。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5家以上。

3.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为自贸港建设贡献基层创新智慧。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建立面向企业的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形成区领导定期走访服务企业常态机制。深化项目三色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全区项目扁平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确保新政务服务中心年底前投入使用,持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综合行政执法管理体系;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加大容缺审批力度,加快“秒批”“一件事导办”等事项改革,实现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所有事”。夯实三级政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放管服”改革向镇街延伸,力争办事时长、申办材料、审批环节在原有基础上再减少50%以上。

(二)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4.启动数字经济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复兴城数字经济集聚优势,打造全省领先的数字经济基地,力争数字经济营收增长30%以上。以互联网头部企业为主要连接点,加快实施“电商直播+”工程,培育和壮大直播队伍,加快吸引一批互联网上下游企业入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条。大力推动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区建设。积极拓展数字经济发展业态,加快壮大数字内容、网络视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增值服务业,培育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

5.启动金融贸易倍增计划。充分发挥海口湾片区金融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全省国际化程度最高、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集聚区,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持续招引知名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机构入驻,全力推动股权、知识产权、大宗农产品等交易场所落户,培育发展国际艺术品展示交易拍卖、国际知识产权(版权)交易业务。不断丰富金融贸易业态,重点引进一批基金管理、财富管理等新业态企业,努力发展离岸贸易、数字贸易、文化贸易等新型国际贸易,推动国内外大型集团企业在我区开展离岸贸易试点。

6.启动消费倍增计划。充分发挥我区商圈集聚优势,打造服务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核心区,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做大免税消费,全力争取省市支持新开1家离岛免税店,新增本岛居民日用消费品免税店15家以上。做热夜间消费,推动解放西、海垦花园夜市等步行街和夜市升级改造,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打造龙华“夜经济”升级版。做强商圈消费,推动国贸等商圈业态升级,加快引入国内外优质企业,加快形成专业细分的商圈集聚区。

7.启动旅文产业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全区旅游总收入增长28%以上。强化海口湾片区价值提升和多元业态注入,推动云洞图书馆、海口湾演艺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建成使用,加快建成海口湾餐吧酒吧一条街,实现钟楼光影秀常态化运行、街头艺人常态化演出,打响“海上游海口”特色旅游品牌。做热万绿园热气球观光活动,积极发展低空旅游等新兴业态,打造文体娱乐新热点。加快骑楼老街规划改造和业态调整,建成10个以上精品项目,策划实施天后宫庆典、文化周等旅游活动,完成中共琼崖一大会址提质升级,做强历史文化街区品牌。积极发展文体产业,支持观澜湖举办抖音盛典等大型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推动“区一中心两馆”惠民演出常态化。

(三)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打造现代化农业农村龙华样板

8.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研究制定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将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政策举措、机构队伍等全部转移到推进乡村振兴上,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利用大数据及时识别农村易致贫人口,对农村地区低收入人口开展分层分类常态化帮扶,确保无返贫和无新增贫困人口。

9.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产业导入,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地、边角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强与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改良使用优质品种,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大热带高效特色农产品包装宣传,实现特色农产品地理标识品牌“零突破”。谋划建设一批共享农庄、现代农业公园,打造文山村等一批特色美丽乡村,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工程建设,健全管护机制,稳固4.1万亩粮食种植规模。

10.深化农村改革。开展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两年行动,年内消除50%以上。全面完善现有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和权籍调查成果,扎实开展农村房地一体及集体建设用地统一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优化农房报建程序,严格执行“一户一宅”,落实农房“逢建必报”。保持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高压态势,确保“两违”零增长、存量降低50%以上。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村企合作,促进各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

11.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确保村庄规划与省市国土空间规划有效衔接。启动建设4个乡村振兴优质示范村,推动文明生态村全覆盖。新开工建设33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完成龙桥、龙泉、遵谭镇域污水处理主体工程建设。开展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推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基本全覆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移风易俗,改变农村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风气。

(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

12.加强生态环保治理。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巩固中央环保督察和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果。深化水体治理,加快金盘沟等水体治理,全力推进沙坡水库周边水系水体治理工程建设。严格落实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26]措施,加快棚改片区噪音整治,降低群众投诉量,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8%以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率达8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5%以上。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落实全面生活垃圾分类、全面禁塑、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工作,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新风尚。

13.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强化主城区闲置土地预防和处置,推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下降15%以上。依托“智慧海口”平台,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做强“三级大联动”[27]体系,强化3个区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利用5G 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探索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充实社区基层服务力量,按规定增配社区居委会专职成员,适当增加网格员配置。压实“门前三包”责任,实现“巩文”“巩卫”常态化。

14.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标杆改造小区。加快博义盐灶八灶等棚改项目建设,实现居民早日回迁。优化城区路网布局,积极打通断头路,解决群众交通出行堵点。推进环岛高铁、海秀快速路沿线环境整治优化,鼓励引导建筑屋顶绿化,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具特色。推进城市驿站、售货亭、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整治,让街面更美观。利用街边边角地、闲置地建设街心花园,打造满足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的最美“城市微客厅”。

(五)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全面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

15.坚决抓好疫情防控。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28],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优化突发疫情应急准备,持续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排查管控,有序推进新冠肺炎疫苗接种。

16.不断强化民生保障。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大行动,落实好“一校一外教”国际化人才引进工程,争取引入1-2家国内外品牌教育机构,保持教育强区地位。新改扩建中小学7所、幼儿园3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6000个、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探索建立幼儿教育管理机构和托管式办学。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市里下达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抓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坚持房住不炒,积极争取新建一批安居型住房。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市级卫生村7个。大力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策划精品文艺进镇村系列文化活动。做好保供稳价,扩大叶菜种植面积,提高本地叶菜供应量和生猪养殖出栏量,推动“菜篮子”价格持续下降。治理交通拥堵,大力推动龙昆南延长线立体过街工程等建设。

17.夯实平安和谐社会基础。持续推进平安龙华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抓好新一轮禁毒三年大会战,严厉打击“两抢一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营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强化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治安问题排查整治,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突出问题。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充分发挥区、镇(街)、村(居)三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作用。强化重大事项决策社会风险评估,实现重大涉稳风险100%预判。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加快区、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应用体系智能化,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龙华模式。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省级示范区。

(六)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18.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考题、永恒课题,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确保上级部署在龙华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19.提高政府效能。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考核、督查督办和行政问责,实行重点工作全程跟踪、限时问效,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加快构建“城市大脑”,打造基础数据库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促进各类数据无障碍流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20.坚持依法行政。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大力提升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意见,高质量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公益诉讼制度,积极打造涉企服务平台。

21.力促作风转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确保非重点、非刚性的一般性支出只减不增。持续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目标已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主动作为、担当进取,全力争创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名词解释

[1]三个大考: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良好开局。

[2] 四早、四集中: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3]六稳、六保: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指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通过资格审批和其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国内的PE(私募股权投资)以及VC(风险投资)市场。

[5]“五个一”目标责任制:每一项工作任务有一名市级领导主抓、一个责任落实部门、一套实施方案、一个目标管控机制、一个效果评估机制。

[6]红、黄、绿“三色”管理:按季度实行挂牌管理制度,绿牌为按计划节点顺利进行、黄牌为滞后提醒、红牌为严重滞后警告。

[7]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单位、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技防住宅小区。

[8]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枚印章管审批指在政务中心的基础上,组建行政审批局,把本级部分或全部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划入行政审批局,由行政审批局依法履行审批职责,审批通过后加盖“行政审批局”的印章,不再盖原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批印章,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9]散乱污企业:指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发改、工信、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全、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违法违规排放污染物的企业。

[10]两违:违法建筑、违法用地。

[11]禁塑:2020年2月,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4号公告公布《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

[12]学前教育“两个比例”:公办园就读幼儿比例达到50%、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

[13]一中心两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馆、图书馆。

[14]三大攻坚战: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是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新表述。

[15]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6]四个最严:必须以最严谨的规划、最严格的措施、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海南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17]两不愁三保障四不摘: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8]超大班额:中小学“36-45人”为正常班额,“46-55人”为偏大班额,“56-65人”为大班额,“66人以上”为超大班额。

[19]极简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20]多规合一:指在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下,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与耕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社会事业规划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保护性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以实现优化空间布局、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政府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目标。

[21]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2]五网: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

[23]社会治理“四位一体”: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四位一体”。

[24]六大专项整治: 违法建筑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镇内河(湖)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林区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

[25]五个着力: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意识、责任、能力、机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着力推动商圈集聚,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26]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措施: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27]三级大联动:即区联动中心、镇街联动中心和社区联勤联动工作站“三级联动”。

[28]四方责任:指在疫情期间,全面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全社会共同防控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海口市龙华区信息中心
网站联系电话:0898-66569776
琼ICP备09001072号-4 琼公网安备:4601060200043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601060001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海口市龙华区政府门户网站,进入非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